
編輯組
古時一位婦人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。有一天她去找一位高僧求教,高僧聽她的講述之後,把她領到一間靜室裡,落鎖而去。
婦人氣得破口大駡,罵了許久,高僧也不理會。婦人又開始哀求,高僧還是置若罔聞。
婦人終於沉默了,高僧來到門外,問她:「你還生氣嗎?」
婦人說:「我只為我自己生氣,我怎麼會來到這個鬼地方受這份罪?」
「連自己都不肯原諒的人,怎麼能心如止水?」高僧拂袖而去。
過了一會兒,高僧又問:「還生氣嗎?」
婦人答:「不生氣了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氣也沒辦法啊!」
高僧又離開了。
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,婦人告訴他:「我不生氣了,因為不值得氣。」
高僧笑道:「你還知道值不值得,看來心中還有氣根。」
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,婦人問:「大師,什麼是氣?」
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,婦人視之良久,頓悟,叩謝而去。
我們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那杯茶水一樣,轉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,光陰如此短暫,生活中一些無聊小事,哪裡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生氣呢?
相信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過為瑣事生氣的經歷,無非是為了爭高低、論強弱,可是爭來爭去,誰也不是最終的贏家。
你在這件事情上也許贏了某個人,誰也不知道,說不定在另一件事情上你會輸給他,輸輸贏贏,贏贏輸輸的。當你閉上眼睛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,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樣的:一無所有,兩手空空。
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,是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,不要把時間耗在爭名奪利上,不要總把「就爭這口氣」掛在嘴邊。
真正有修養的人,會把這口氣咽下去,因為氣都是爭來的,你不爭就沒氣,只有沒氣,你才會做好事情,也只有沒氣,你才會健康的活著。
禪師有兩個弟子,這兩個弟子經常不和爭吵,為教育這兩個弟子,禪師把他們找來,對著一道太陽陰影,他用火燒,用水潑,用土埋,又找來風扇對著陰影拼命地吹。
做完這些動作之後,禪師問兩個弟子:「這道陰影被火燒毀了嗎?」「沒有。」被水淹沒了嗎?」「沒有。」「被土掩埋了嗎?」「也沒有。」「被風吹走了嗎?」「也沒有。」
這時,禪師拿出一盞燈,頓時陰影消失全無。
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陰影也是如此,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,最好的辦法,不是施暴,不是打擊,而是用內心的光去包容他、照亮他,這樣才能真正消除人和人之間的隔閡和心中的陰暗面。
學會包容別人,包容別人的缺點,就是內心自我的圓潤。能夠包容別人,心會過得非常舒服,如果一直想改變別人,一定活得很痛苦。想改變別人,不如先改變自己,不寬恕別人,不原諒別人,只是苦了自己。
人只有明白、開悟佛法的真諦,那就是人間一切苦空無常,懂得無常,就不去爭、不去搶,能夠有包容的心,才是學佛人的心態。